關鍵詞: 山西 建筑節能 現狀 問題 對策建議
節能減排是國家的基本國策之一,建筑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建筑節能潛力最大。我國建筑節能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幾年的推進已經發展到中部地區。當前,山西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建筑規模持續大幅增加,發展建筑節能,對于推進山西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山西建筑節能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山西先后出臺了多項促進建筑節能的政策和措施。2006年,山西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建筑節能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2005年7月1日起,新建民用建筑要全面執行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到2020年,全省民用建筑建造和使用的能源資源消耗水平要接近或達到現階段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2017年11月,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山西省建筑節能“十三五”規劃》,《規劃》指出:“到2020年,城鎮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部分地區及建筑門窗等關鍵部位建筑節能標準達到或接近國際現階段先進水平”,對建筑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3月,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了《2018年建筑節能與科技工作要點》,并提出了“確保設計、施工階段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100%”及“研究制定75%新建建筑節能地方標準”的具體工作任務。此外,各地市積極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太原市先后制定下發了《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實施細則》、《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技術導則》、《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工程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臨汾、晉中、晉城、朔州、忻州等市相繼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關于規范建筑節能相關手續辦事流程的通知》、《關于印發建筑節能工程現場監督檢查要點的通知》等強化建筑節能工作的政策措施。
由于山西省對建筑節能的持續重視,山西建筑節能工作近年來取得一定進展。截至2018年3月底,山西全面執行新建建筑65%節能標準;全省新增綠色建筑7000萬平方米,劃定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22個;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累計2800萬平方米;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占到新建建筑面積50%以上。以山西省大同市為例,2017年,大同市新建建筑節能65%的標準執行率達100%,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標準執行率達到100%,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23萬平方米、續建259萬平方米,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工作連續13年在全省排名第一。2018年,山西繼續推動綠色建筑規;l展,推進執行綠色建筑標準,要使綠色建筑在城鎮新建建筑面積中占比達到40%。
2、山西建筑節能發展存在的問題
盡管在建筑節能方面,山西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相關政策意見效力不足
山西省出臺的系列建筑節能文件通知意見等,對建筑節能發展提出了預期目標和工作要點,未強制要求建筑節能等相關內容,工作推廣不具備強制效力,目前只有依靠政策引導,建筑節能的潛力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體現。
2.2 財政資金配套能力有限
從山西省經濟發展狀況來看,經濟下行壓力使各市普遍財政收入不足,建筑節能的相關決策、規劃的制定及相關舉措的開展受到限制,財政資金配套能力有限,對建筑節能的財政支出相對較少,在建筑節能的經費支持、技術支持方面顯得不足,特別是在一些科技教育條件落后的地區,難以形成大規模的發展。
2.3 激勵政策缺乏補貼不足
在經濟激勵政策方面,《山西省節能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中雖然規定了要對建筑方面運用節能技術的企業進行資金支持,但沒有明確補貼標準和補助額度。在非經濟激勵政策方面,雖然出臺了《山西省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的實施意見》,但對容積率的規定較為籠統,獎勵范圍不具體。此外,對于開發綠色建筑項目的企業也沒有評獎、審批方面的優先權。
2.4經濟成本較高推廣壓力大
從開發企業來看,建筑節能的技術成本、運維成本、認證成本、人力成本等共同構成了經濟成本,從而導致其相較于普通建筑來說較高。山西省的房地產價格偏低,購買者對價格上漲的敏感度較高,開發企業壓力較大,積極性不高,因此建設高星級綠色建筑數量較少,示范帶動作用不強。另一方面,從中部各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山西省沒有明顯優勢。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就導致家庭收入低,居民購買和改造節能建筑的積極性就不會太高,這也是山西省在各地市推廣建筑節能較為困難的原因之一。
2.5 監管工作不到位溝通不暢
2016年,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廳開展了建筑節能專項監督檢查,由《關于2016年建筑節能專項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報》可知,在建筑節能方面,個別市級主管部門對縣、區指導監督不到位,部分主管部門貫徹落實中央、省建筑節能等政策、要求滯后,建筑節能設計認定、專項驗收等監管措施執行不嚴格。
3、山西建筑節能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3.1 完善政策標準
結合建筑節能工作的新形勢、新機遇、新要求,及時制定配套措施和相關優惠政策,完善適合山西省的建筑節能政策法規,推動建立建筑節能經濟激勵和非經濟激勵機制,推動建立保障建筑節能長效運行有效管理的政策法規體系。修訂和完善全省建筑節能標準體系,使工作的各個環節、各個過程有章可依;修訂完善建筑節能驗收標準;修訂完善建筑節能材料、產品、設備的技術標準體系。
3.2 加大財政支持
制定完善建筑節能財政補貼政策,加大綠色建筑的財政支出,對綠色建筑根據星級標準實行差異性補貼,為高星級綠色建筑建設創造條件。針對項目發放專項資金,促進綠色建筑發展。如2015年太原市開展了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工程,2016年全省開展了“綠色建筑行動”,均有專項資金保證項目的完成。今后應繼續設置開展建筑節能項目的專項資金。
3.3 激發經濟活力
山西是以資源型經濟發展為主的地區,長期以來落后粗放的發展方式是山西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因此,應結合市場、技術、資源、政策等因素,加強對企業的引導,鼓勵其調整發展戰略,朝著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發展,發揮資源和產業相結合的優勢,激發經濟活力,為建筑節能的發展提供經濟、技術、材料等方面的基礎和支持。
3.4 發揮示范作用
可以采取強制和鼓勵并舉的政策,要求和鼓勵優質開發企業開展建筑節能工作,同時給予審批規劃方面的優先權,提高開發企業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吸引和鼓勵更多的開發企業加入到建筑節能中來。
3.5 加強監管力度
落實建筑節能設計專項審查制度、施工階段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建筑節能分部驗收制度,加強建筑節能檢測能力建設,加強對違反建筑節能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的懲處力度。參考先進省市的經驗和做法,在各地級市建設統一的數據統計和管理檢測平臺,實現對建筑節能情況的數據實時采集和有效監控。
3.6 促進技術升級
調動高校、科研院所、設計單位、開發企業開展建筑節能研發和推廣的積極性,研發適應山西建筑節能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強化建筑材料及建筑節能產品的質量控制,加強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研究,從而促進建筑節能的技術升級。
3.7 加強宣傳交流
當前,建筑節能理念還未在全省獲得廣泛認知和理解,應當加大宣傳力度,拓寬宣傳途徑,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社區宣傳欄、網站、微博、微信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方式,通過開展建筑節能宣傳周,組織專題節目,開展高峰論壇、業務交流、人員培訓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宣傳展示建筑節能的政策、措施和意義,提高公眾建筑節能意識和參與積極性,將實施建筑節能變成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總之,山西實施建筑節能對于推進節能減排具有重要的意義。經過多年的持續重視和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應當提高對建筑節能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政府、企業、機構、公眾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建筑節能意識和參與性,在全省共同推進建筑節能工作。
(作者:山西省綜改示范區陽曲事業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建筑節能工作的意見[EB]. https://www.baidu.com/link?url=er7mC7lQKuzSZ7IZXm71ZP-oHBOReSTlYSGcZDOhvDvUS_FyH_9ik9d-iDijnZPJd9PLLQIqmi0TCGmLyzQeS_&wd=&eqid=b0ff69f800054ab100
0000035ad9d54d
[2] 山西省建筑節能“十三五”規劃[EB]. http://www.sxjs.gov.cn/Main/cmsContent.action?articleId=a595e042-45c8-4c90-b141-b2876351f556
[3] 五年全省新增綠色建筑7000萬平方米[N].山西日報.2018-03-27
[4] 王慧慧.淺談我國建筑節能現狀及對策研究 [J].現代經濟信息,2010,13 :186-187+189.
[5] 王思佳,李 政.建筑節能新技術推廣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24).
[6] 薛 松.建筑節能新技術推廣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4(16).
[7] 莫展河.關于建筑節能新技術推廣對策[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1(07).
[8] 余宏威.淺談建筑節能推廣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城鎮建設,2009(09).